入口玄關處打造了衣帽掛鉤+全身鏡+換鞋凳+鞋柜的組合,可以完美滿足入戶所需。暖白、柔灰與原木色富有層次感的比例搭配,耐看又不失格調?,F(xiàn)場制作的這組頂天立地的鞋柜+家務柜,根據(jù)運動鞋、單鞋、皮鞋、雨傘、吸塵器、掃帚、收納盒等不同的收納要求,定制不同的隔板分段高度,并設置部分活動層板,靈活度大大滿足了日常收納需求。整面啞光白色柜門沒有多余線條清爽潔凈,設計預留橫向拉手槽簡潔易用,無需明裝拉手亦方便柜門開啟。
餐廳由餐桌、卡座、兩把餐椅所組成,白蠟木的餐桌帶來一種繾綣、溫柔的美,被柔化的桌角給予餐廳輕盈的視覺美感??ㄗ涩F(xiàn)場木工打造后貼木皮制作完成,卡座靠坐墊設計繪制訂做,與成品餐椅在材質及形態(tài)上交相呼應,給人一種清雅簡潔的高級感。
餐廳上方懸掛著一盞橡木長條燈,簡單的搭配讓有溫度的光觸手可及。卡座上方實木置物板漸序排開,使空間更具層次感——收納也可以成為裝飾,所有小心思都可以被認真對待。
從餐廳望向客廳,撲面而來的是清新自然、質樸簡潔的風格感受,整體空間保持著未作修潤的清朗色調,一幅恬淡悠然的居家場景。
客、餐廳之間自然過渡,沒有做特別的分隔。餐廳卡座延續(xù)到客廳區(qū)域變身電視柜,上方放置著一臺激光投影儀。地柜造型沒變,功能卻在悄悄轉變,空間因此更加連貫統(tǒng)一。地柜保留了木材原始的溫潤質感;整排8個大抽屜同時滿足了客、餐廳的收納需求;其中一扇“抽屜門”后偷偷藏著精裝修原始弱電箱,所以單獨做成了下翻門板,隱匿其中絲毫未被覺察。
餐廳、客廳、陽臺采用DLB一體化設計,原移門拆除后,陽臺地面整體抬高并用燈帶勾畫形態(tài),將空間很好的劃分成兩個區(qū)域,又不影響整個空間的視覺通透感,采光也被更好的引入室內;原先精裝修預留的窗簾位置從沙發(fā)邊外移至陽臺窗邊,吊頂也根據(jù)現(xiàn)有平面進行局部調整,這樣的改造使得空間連通看起來更加自然。
為了滿足屋主擁有一個足夠放松的生活空間的需求,客廳沒有搭配傳統(tǒng)意義的中心茶幾,視覺上更顯寬敞,回到家更多了一份放開束縛的感覺。設計搭配的沙發(fā)為4組不對稱的模塊——左側實木邊幾,可以替代茶幾的功能;右側石質超寬扶手,凸顯古樸質感;中央沙發(fā)主體由柔軟蓬松的棉麻坐墊與白蠟木基座支撐契合構成,舒適而踏實。整體模塊還可以打散重新進行組合,給客廳空間增加愈多的可能性。
客廳無主燈,燈帶、射燈之間相互配合,根據(jù)各區(qū)域功能需求進行不同層次的分區(qū)散點照明。無主燈設計使空間看起來非常簡潔干凈,視覺上更顯層高,營造出了很好的空間層次和氛圍。
電視背景墻為現(xiàn)場制作的白色收納柜+橡木開放格+地柜+懸挑桌面的組合,縱橫線條彼此交錯,在滿足收納、觀影和辦公需求的同時,使整體擁有了更多雕塑感。
電視柜上方設置有可以輕松升降的電動幕布,配合下方激光投影儀的使用,不會影響背景墻的整體性。設計通過吊頂局部改造制作了超窄縫隱形幕布盒,與傳統(tǒng)幕布盒相比,更加隱蔽和精致。
從電視儲物柜延伸至陽臺墻邊的懸挑書桌優(yōu)雅輕盈;燈光搖曳,竹影婆娑,這一靜謐所在滿足了屋主日常辦公的需求。
一把編織椅,一只原木墩,三兩株心水的植物,輕攏紗簾,燈光低垂,便可在地臺上打造一處令人放松的休閑區(qū)。陽光正好或是小雨淅瀝的時候,偎依在此處泡上一杯咖啡,熱氣氤氳余香裊繞之間,看看書談談天,也是極有妙趣的事情。
陽臺另一側規(guī)劃為洗衣+收納的家務區(qū),木飾面從柜門一直延伸至頂面,色調與整個家居環(huán)境保持一致。家務操作時,可以將門扇打開后平移推進柜體兩側消失隱形,空間立刻變得整潔大方。
主臥室延續(xù)了公共區(qū)域的整體基調,白色與橡木的漸進重組讓空間井然有序。飄窗經過一番細節(jié)刻畫后巧變迷你茶室,當微風輕輕吹開紗簾,小風拂面,憑窗遠眺,品茶觀色,便可慵懶地待上一下午。
每當入夜,原色的手工植鞣皮革壁燈微微亮起,照耀著帶有菱形紋樣細節(jié)的潔白色棉麻床品與柔灰色的實木布藝床頭,給空間增添一絲暖意。床左右兩側考慮均衡的比例關系,分別設置了不同類型的儲物和展示單元,滿足居住空間各項所需。飄窗一側通過局部改造墻面隱匿制作了一組開放格架,用于擺放書籍、茶藝小品和個人特別收藏。
主臥房門一側的墻面由兩塊開槽預埋的內置燈帶層板和一排懸挑多門抽屜柜組成,集開放展示與封閉儲物于一體。在純白畫布上用橡木進行了幾筆巧妙勾勒后,立即滿足了屋主對于貼身衣物、電子產品、證件等主臥日常的收納需求。
門頭抬高后,重新定制的通高橡木門與整體色調高度統(tǒng)一,溫潤自然。全屋門套線、踢腳線與柜體下口踢腳都是定制的非標極窄尺寸,進一步細膩地呈現(xiàn)出空間的品質。主臥沒有設置傳統(tǒng)衣柜,出了房間門,即是衣帽間。與在此處擺放傳統(tǒng)衣柜相比,空間顯得尤為輕巧雅致。
衣帽間一側由抽屜、玻璃柜與開放衣帽架組成,橡木的紋理自帶溫潤飽含舒適,透過長虹玻璃隱約可見,頗具朦朧美感。從收納到展示,衣帽間整體造型干凈利落,構成了細膩的視覺呈現(xiàn)。
衣帽間呈“U型”設計,左側一觸到頂?shù)恼麎σ鹿穸ㄖ屏朔稚扮R面柜門,上部分為啞光白色油漆更顯清透,下部分為橡木材質與其他地柜保持一致。中段臨窗梳妝區(qū)在金絲猴蕨的掩映下疏影搖曳,右側為地柜+開放衣帽架的組合。清爽的白和自帶親和力的橡木在這個區(qū)域相互碰撞,延展出一個輕簡舒適的空間系統(tǒng)。木百葉充盈自然氣息,遮光角度可自由調節(jié),明暗之間,制造出迷幻的光影效果。三聯(lián)動移門可開可合,滿足不同情景下的使用可能。
次臥依然以天然材質為主,白蠟木自然邊床和實木墩邊幾建構極具質感的相互關系,背景墻上橡木長條壁燈和木框掛畫彼此呼應,灰綠色的棉麻窗簾和床頭枝葉相印成趣,一縷香,一杯茶,得一處禪意靜美的居心地。
次臥衣柜由簡潔的白+橡木構成,由于開間有限,考慮到床頭邊幾和臨近柜門的相互影響,在衣柜靠墻角留空了一處做成開放式置物空間,結合編織籃框可存放一些零碎的小件生活物品,無論是顏值還是實用性都能得到滿足。
該項目位于南京江北的華潤國際社區(qū),建筑面積87㎡,現(xiàn)代輕奢風格精裝交付,原始戶型為兩房兩廳一廚一衛(wèi)。南向陽臺未封閉,陽臺與客餐廳之間以移門分割,室內采光略顯不足。走道北側空間過小沒法獨立使用,旁邊有贈送的設備平臺可供擴充。主臥室南側設有飄窗,若放置1.8m雙人床+傳統(tǒng)衣柜則空間極為擁擠。次臥室面積亦偏小,南側飄窗及非承重墻可拆除外拓。
屋主需求:
1.目前常住1人,需要1.8m床的主臥+1.5m床的次臥+衣帽間。
2.希望客廳開闊、放松、具有靈活度,保留工作區(qū)域。
3.精裝交付,整體格局不考慮有大的變動,要求功能布局合理,同時滿足收納需求。
4.喜歡原木色簡約日式風格,有整體設計感。
我們進行了如下優(yōu)化:
1.北側的設備平臺為贈送面積,我們將其納入到室內空間,通過局部改造將其和原北側小空間合并作為衣帽間使用,增加空間利用率。
2.拆除次臥飄窗及兩側非承重墻,增加次臥實用面積。
3.陽臺移門拆除后將地面做整體抬高,打造為休閑地臺,空間聯(lián)通后室內采光大大增加。
4.拆除原有墻紙及硬包背景墻,局部改造吊頂,抬高門頭,更換地板、踢腳線和房門,統(tǒng)一墻面色彩,根據(jù)現(xiàn)有平面及業(yè)主需求調整開關插座位置,增加多層次光源。
結合整體設計效果,現(xiàn)場制作柜體+定制柜門,進行窗簾、家具、綠植、燈具、軟裝配飾的空間搭配和落地執(zhí)行。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