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22 回答玉林》城市更新特展,設“城市”“人群”“生活方式”和“住居”4大展區(qū),共16個單元,涵蓋文本/攝影/裝置/電影/插畫/物件/音樂/模型/書籍等多種文獻記錄載體。它是玉林的一個縮略圖,讓玉林第一次立體、生動,全方位的聚合在一個展覽空間里,給觀者另一種走近玉林的體驗。
當然,玉林的價值在于它也如同一個縮略圖,為走近當代中國生活的三十年變遷史提供一定的檢索。為玉林留存文獻正是本次展覽的基調。
關于展覽的報道已經太多,季意作為參展者和展覽空間的設計者,或許可以從本職的角度,讓大家了解展覽的另一番用心。
展場面積不算大,我們希望它力求簡單,將關注度終點留在展品和逛展體驗上。主體空間極為簡潔,充分為展覽內容服務,只在門廳和外立面部分適當加入了戲劇性的設置。
當觀者,站在舊時劇院般的門廳處,會順其自然地走到售票亭兩側的門口,帶著好奇從門上的玻璃圓窗往里窺探,待要推門而入時,才發(fā)現真正的入口并非于此,而自己已置身“時光的取景框”里。
“我在未來的時間里,走在過去的街巷間”。
在做空間設計的時候,盡管主體是極簡,但我們也在材料和顏色搭配上加入了些許復古摩登的味道,如姜黃色地毯,流行于90年代的仿古磚等。
作為空間設計者,季意希望來觀展的人能夠有更多有趣的互動,能令人記住、談論而不是拍照、發(fā)圈過后就忘。
和展覽蘊含的深意一樣,展覽空間的設計是“另一種視角”和打破常規(guī)體驗“附近”,重新審視我們身處的城市,追問理想城市、社區(qū)、生活。
“回答玉林”,可能關乎中國過去三十年城市化高速發(fā)展下的人口遷徙史——從最初的國家單位職工宿舍到成為年輕的城市過客們落腳的首選社區(qū);可能關乎中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方興未艾到如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民眾自我認知失衡的普遍癥灶;可能關乎兩代知識分子與文化創(chuàng)意人不斷碰撞與嘗試對話的窘局,及其投射在街角間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事”;更可能關乎我們尋找新生活方式的一場曠日持久的社會試驗。
波蘭女詩人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斯卡說:“我為簡短的回答向龐大的問題致歉?!迸c答案相比,提問顯得更龐大,所以,“回答”僅僅是一個像窗口一樣的開始。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