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
① 公寓面積小,并且層高只有4.03m。于是并沒有進行大量的二樓搭建,只是搭建出一間臥房,讓空間的尺寸感更好。
② 原始戶型沒有任何原始功能劃分。
③ 公寓位處整層樓的拐角,擁有大量的采光面。
改造后1樓空間布局:
1樓主要以休息空間(客廳、餐廳)+功能空間(衛(wèi)生間、茶水間)為主。
① 因為房屋的度假屬性,廚房并沒有烹飪需求,茶水間的功能便能夠滿足屋主對廚房的要求。
② 衛(wèi)生間搭建時,特意占用了一點窗戶,讓衛(wèi)生間能夠擁有自然采光。
③ 餐廳與廚房,設置在采光最好的位置。客廳整體抬高,讓空間的層次感更豐富。
改造后2樓空間布局:
2樓主要是休閑睡眠區(qū)域。
① 睡眠空間以挑高地臺,為床體鋪設床墊,并且做了收納衣服的柜體。和放置裝飾的玻璃臺,以一樓空間產(chǎn)生互動。
② 2樓還設計了木質(zhì)的休閑臺,能夠與客餐廳產(chǎn)生一定的互動。
改造后2樓空間布局:
2樓主要是休閑睡眠區(qū)域。
① 睡眠空間以挑高地臺,為床體鋪設床墊,并且做了收納衣服的柜體。和放置裝飾的玻璃臺,以一樓空間產(chǎn)生互動。
② 2樓還設計了木質(zhì)的休閑臺,能夠與客餐廳產(chǎn)生一定的互動。
進門處,被一道暖光吸引。抬頭向上望去,這原來是一道來此2樓的燈光。
設計師在入戶的頂面留出一道縫隙,2樓以超白強化玻璃覆蓋,讓入戶的空間具有向上的延伸,并且也讓這里獲取一道光線照明。
衛(wèi)生間下水管靠近入戶的位置,為了避免衛(wèi)生間管道改造過長。衛(wèi)生間的位置并沒有進行改動,讓一點窗戶進入衛(wèi)生間,使得暗衛(wèi)帶一定采光效果。
衛(wèi)生間的位置靠近入戶,于是采用與墻漆同色,弱化衛(wèi)生間門帶來的分割感。
為了減少衛(wèi)生間管道的移改長度,并且讓衛(wèi)生間保持舒適的使用尺寸。設計師將鞋柜和行李柜內(nèi)移,1.17×1.97m的柜子被大小不一的尺寸,分隔為放鞋+行李箱+雜物收納等多種儲物功能。
平整的門板搭配彈射器,減少柜門把手帶來的突兀與對小朋友們的不確定因素。
收納柜的對面,是度假公寓的廚房空間。根據(jù)屋主的需求,這里并沒有安裝烹飪灶具,這里只用于普通的泡茶、洗水果的茶水間使用。
餐廳部分,并沒有減少它的層高,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度假公寓沒有接待好友的需求,于是餐廳一個小小的圓桌便已十分合適。
全屋暖白色(佐敦#1376)的主基調(diào),讓空間潔凈中透露出溫馨的感覺。
客廳地面進行了抬高,讓客餐空間具有一定的視覺層次感。內(nèi)嵌氛圍燈帶,明確休閑區(qū)與餐廳區(qū)的功能性。同時,地臺其實是前往2樓樓梯的第一步。將樓梯坡度降緩,讓屋主在上下樓時,并不會感到費勁。
客廳的地臺擁有兩種模式。
① 日間模式:這里是休閑娛樂會客的區(qū)域,在這里任何地方都可能成為你休閑的座椅。
② 夜間模式:鋪上折疊床墊,這里是兩個小寶貝的睡眠空間。沒有樓梯的危險存在,就算夜間寶貝睡覺亂動,也不會過多擔心。
整個公寓的層高并不是非常高,考慮到屋主在活動區(qū)域的時間更多,而臥室只用來睡覺。
設計師將1樓的層高保持在2.07m,而二樓凈層高保持在1.78m的高度。使得1樓活動區(qū)域并不會有太大的壓抑高。
懸浮樓梯的樓梯不僅是為了追求美感,也是讓1樓空間更為通透。
1.86×1.38m的懸浮窗,以塊面化造型增加空間的設計感。讓2樓擁有一個休閑的地方,也讓上下樓之間也具有互動關(guān)系。
屋主也能在2樓的懸浮窗,一邊看書品茗,一邊觀察到寶貝們在樓下的活動。增加度假公寓里,又一看護角。
睡眠空間空間比較矮,于是采用地臺代替床架,節(jié)省更多的層高。一旁的玻璃臺能夠與1樓入戶產(chǎn)生互動性。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