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
設計的基礎在于了解和建立秩序系統(tǒng)
然而
我相信我們尋求的建筑之根本實質乃是出自情感和洞察
同時我們在此次建筑設計改造中,我們并沒有將入口做成一個非常顯眼的一個門頭標識。我們把入口的方式變成了一個灰空間,可以讓人們在入口也可以停留下來,入口反而形成了以人為主的一個狀態(tài),可以更好的跟建筑產生很親近的關系。讓人臨近建筑也好,走進建筑也好,從建筑走出來也好,都可以很放松的自由的在整個建筑內和外漫步。
我們將這里打造成目的地,人們平時的生活忽略了自己的第三空間,什么叫第三空間呢?
所謂的第三空間,就是在某個場域下可以尋找到自己,可以找到自己心目中那份生活方式的場所,可以讓自己放松下來,慢下來,沉寂在時光里。
從物質性的本體出發(fā)
建筑空間成為人們表現自我的一部分
在建筑空間氛圍中
折射出本性通往自然自由的樣子
場域與場域之間相互貫通
混合與交叉 共性與個性
在空間的流動性中
凸顯更多的人與人的可能性
在建筑改造設計中,我們將室內和室外進行連接,建筑內部空間開天井將陽光引進室內,有測算到陽光的走向,陽光曬進來希望在內部空間可以感受到時間。所以天井的陽光不僅簡單只是提升空間的體驗感受,同時也可以更好的讓人感受到向往的一個自由度,可以更好的讓人們在這里很好的放松下來,伴隨著自然,陪伴在人們的此時此刻。
不同空間尺度的連接
構筑人們在場域中的多樣姿態(tài)
建筑空間、自然、人們的并置時態(tài)
不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布局與編排
而是在此處真實希望的行為動作的不同組織
成就人們可以在此感受到時光的建筑空間
在創(chuàng)造目的地的時候,我們強特別強調了一個來這里的人的一個心理節(jié)奏,例如我們從市區(qū)開車到這個地方,希望有一個心理變化節(jié)奏,當來到這個地方,看到這個建筑的時候,心里已經存在一種此時此刻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和建筑融合在一塊,把自己的時間交給建筑,讓建筑帶給自己那份美好時光,我想這就是建筑的魅力
盡管知道整個旅程,知道它通向哪里,我依然傾心接受,給來這里的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
項目名稱:多功能復合型商業(yè)休閑餐飲建筑空間改造項目
地點:河南省洛陽市
項目完工時間:2023年9月7日
項目面積:1455 m2
設計機構:立造建筑 X 大象空間
主設計師:李聰 遠楠
設計團隊:張鐘湖 魏倩倩 李佩琳
攝影師:何勇健
文案撰文:李聰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