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戶型,入戶一覽無余,且格局與居住者的使用需求相悖之處甚多,所以做了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造。
改造后的戶型做了如下調(diào)整: 1.摒棄傳統(tǒng)客廳布局形式,去電視中心化,主沙發(fā)面窗,增加書架和辦公書桌,一切以居住者使用習慣出發(fā)。 2.去掉一個衛(wèi)生間,改為和室,使家中亦有靜謐的冥想空間。 3.增加玄關正對餐廳隔斷墻,規(guī)避風水沖煞問題。 4.增加廚房櫥柜操作面積,增加中島,空間使用更方便。
入戶玄關,增加玄關柜,換鞋凳,儲物壁龕,充分考慮門廳收納多樣性。設計師將中式元素融入到室內(nèi)、家具、器物設計中,讓人能捕捉到“驚喜的瞬間”,樂趣就漫開來了。頂面圓形吊頂是中式觀念里‘天圓地方’的微妙體現(xiàn);砌筑隔斷墻規(guī)避入戶正對餐廳的尷尬問題,墻上掏出一個中式花窗,透光又有趣味。
入戶玄關的原木色柜子如隱一般,特意選取的拉手,是表達一點關于“閑云野鶴”般生活愿望的小心機。木色內(nèi)嵌為視覺效果帶來別樣空間縱深感。
榻榻米被原木木質(zhì)包圍,一方榻,一蒲團,一壺茶,不改其樂也。
再次出現(xiàn)的花窗,是作為兩個空間連接,建筑的符號時刻在空間中出現(xiàn)。
設計遵循家庭生活的情感交流、親密無間。一個家應有的包容與溫度,來自于這個家的人、物、空間與自然。
空間的整體色調(diào)由留白與原木木色構成。很難否認,這樣簡約統(tǒng)一的空間,為生活哲學增添了一筆意外之獲。
倦鳥知還,有一種人生的投射意味,家即山林,蕓蕓眾生熙熙攘攘,歸家后卸去一身疲憊;
隱于都市,高潔自好,不迷失,不浮夸,篤定、安心、美好、自然。
自客廳回首,一道長廊,串聯(lián)起和室、門廳、廚餐廳、臥室。
從走廊盡頭左轉(zhuǎn),豁然開朗;餐廳由可變動的圓桌、餐邊柜構成,兩扇谷倉門后,是一蔬一飯皆來于此的廚房。
圍合性圓形餐桌區(qū)域,方圓幾何成就一日三餐帶來的旺盛生命力。人生百味,棱角有界;起點,中點,端點,歸根到底,都是家的地方。
拋卻繁瑣自然不等同于空無一物,有立場的選擇才能創(chuàng)造有態(tài)度的生活。廚房空間考慮原本層次感的缺乏,增設島臺,空間布局合理優(yōu)化的同時增加操作收納面積。
從廚房看向餐廳,就近的布局形式,讓就餐、餐后收拾更加便捷。
線條躍動于渾厚的留白空間與潔凈原木之上,這是功能與美觀兼具的家,更是現(xiàn)代藝術與心性哲學捏造出的自在空間。
古語云:小隱于林,大隱于市。生活里蘊藏著的大智慧不是一定要置身山林泉澗中才能體會,而是立于都市繁華亦能擁有一方心靈凈土,刪繁就簡,修身養(yǎng)性,心物相應,居者與居室應融為一體。
馬桶左右兩側(cè)皆定制了玻璃隔斷,使衛(wèi)生間達到了三分離的形式。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